筑创知产服务网,专业的全方位行业服务平台

未成年人保护法2023重点解读

简介: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大法律(一)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二)尊重未成年人格尊严;(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学生密切相关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对未成年学生 ...

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大法律

(一)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学生密切相关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社会生活指导和青少年教育。

  学校要关注和爱护学生;对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协助,不要歧视。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十五条学校和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十六条未成年学生不得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备中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占用或破坏学校场地、房屋和设备。

  第十七条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聚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小组活动,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人身安全事故。

  第十八条未成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到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1991年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制定于1991年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经过2006年的第一次修订、2012年的调整和2020年的第二次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条款从72条增加到132条,从原来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发展到今天的“六大保护”。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很多亮点。例如,鉴于未成年人性侵犯案件频发,增加了“入职查询”规定,以加强源头预防;另一个例子是,在增加的“政府保护”章节中,明确规定了民政部门的临时监测和长期监测范围,完善了中国的监测责任,这有助于防止一些未成年人陷入最坏的困境。然而,在当前的网络时代,社会最关注的修订是增加了“网络保护”章节,进一步加强了网络时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责任和界限。

  立法就是要准确呼应现实。与2006年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一次修订相比,去年第二次修订面临的未成年人增长环境的最大变量是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75亿,其中未成年游戏用户达到1.1亿,其中包括许多年轻儿童。在“触网”的过程中,这些互联网原住民确实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上瘾、早熟、亲子关系重塑等。事实上,近年来未成年人因“上网”而出现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法律修订显然无法避免这些常见问题。

  例如,新修订的《保障法》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上瘾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广播、网络音频和视频等网络服务提供商应为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设置、消费管理等功能。也就是说,一般来说,未成年防沉迷系统的增加。此前,有关部门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正式纳入法律,代表了其权威的升级。如果抖音最近宣布升级未成年人保护措施,14岁以下的实名认证客户将在通知后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进入后不能退出。对于14-18岁的实名客户,他们将在内容推荐、社交网络、搜索等方面提供更严格的安全保护。这显然离不开新规执行的背景。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已经写入法律,其实施也不能放松。至少从目前来看,每个平台的实施水平仍然参差不齐。

  2023年未成年人保护法重点解读

  2020年10月17日,

  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

  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

  自2021年6月1日起,该法实施。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法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和完善了多项规定,有效解决了监护人监测不力、学生欺凌、未成年人性侵犯、未成年人对网络上瘾等问题。

  我国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制定,2006年大幅修订。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强了许多内容,从72条增加到132条。

  第十条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

  中国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优先保护(18岁以下公民)。硬核法有以下10条规定:

  1、父母有必要确保他们的孩子完成9年的义务教育。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教育局责令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父母不得不让他们吸烟(包括电子烟)、喝酒;不要让它去酒吧、网吧。不允许其完婚或为其签订婚契。上述行为如有违法行为,全部违法,涉嫌严重犯罪。

  2、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得使8岁以下儿童处于无人看管状态(8岁以下无民事行为能力),也不得使16岁以下儿童独立生活。

  3、学校不得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体罚以暴力为主,变相体罚包括辱骂、侮辱等。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或者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例如,如果学校规定可能违反国家规定,就不能按照学校规定开除学生或变相开除(强迫你离开)。

  4、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和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即不得提前培训。未成年人学校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偿课程指导。今年实施双减制度,严格查处这些问题。

  5、学校配备安保人员,确保未成年人在校安全。学校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活动,也不得向父母销售商品。违反的,检举教育局,一检举一准。

  6、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体育馆、公园等场所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公共交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在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助未成年人。

  7、未成年人学校周围不得有酒吧、网吧等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场所。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这类场所的经营者,在显著区域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但是这个...为什么很多小学周围都有网吧?

  8、未成年人学校周边不得设立烟、酒、彩票销售网点。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并在显著区域设置不销售的象征。任何人不得在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或饮酒。

  9、16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招聘,这是童工,严禁招聘。网吧不适合未成年活动场所,不允许招聘未成年人。

  10、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在线游戏。每日22:00至次日8:00,网络游戏不向未成年人提供。不为16岁以下的人提供直播服务,为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提供直播服务时,应当认证其身份信息,并征得其父母的同意。

以上就是筑创知产服务网对未成年人保护法2023重点解读的相关介绍

相关推荐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更多朋友!想要关注更多【法律服务】的相关知识,请关注【筑创知产服务网】的最新知识!